Skip to Main Content

公司监管和治理的见解

香港特许秘书公会对区妙馨女士和Edward Speed先生的采访
三月 2017

国际上公司治理实践多种多样,但是否存在对最佳实践的全球共识?治理态度的转变又将如何影响董事会秘书的职能?全球高管寻聘和领导力顾问公司史宾沙常驻伦敦的全球董事长Edward Speed(以下简称“ES”)和常驻香港的董事区妙馨(以下简称“区”)从全球和本地两个角度,分享了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人们一度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公司治理的标准将会趋同,但目前不同司法辖区内的治理方法仍有诸多差异。您认为有关公司治理最佳实践的全球共识是否正在形成?


ES: “我们必须认识到,各地区上市公司和私人公司的占比不尽相同,且许多上市公司都有控股股东(香港便是如此)。这一现象将对公司治理产生影响。但我相信,实现有效治理有三大公认原则,不论公司地处何处都适用。

第一大原则便是独立性:董事会是否维护所有股东的权益?我们看到对董事独立性的注与日俱增,尤其是在美国和英国。第二,董事会能否着眼长远目标和公司的长期战略方向?这纠正了之前广为诟病的“短视主义”。第三,我认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有必要将董事长和CEO的职位分开。这点争议稍多,尤其是在美国,但正得到越来越多的认可。

一些企业将这两个职位分开,而像美国企业则巩固首席独立董事的地位,有效制衡董事长兼CEO的执行权。

除了这三大趋势,我认为总体而言,全球普遍认同限定董事任期的必要性。这也是为了确保独立性,因为独立性也有“时效”——连任20年的董事或许已经‘泯然于众’了。”

在香港,上述部分原则——尤其是将董事长和CEO的职位分开及设立独立董事——在实际运用中受到了一些阻力。这种观点是否公允?


区:“我们首先会说,公司治理没有万能药。根据不同司法辖区内的监管和股权结构不同,治理也需相应调整。但在香港和中国大陆,我认为设立独立董事不会受阻。香港的上市规则明确规定,独立董事应占董事会成员人数的三分之一,且董事会至少有3名独立董事,这点所有公司都遵守了。

至于界定独立性,这毫无疑问是个模糊的概念。香港交易所确实定义了独立性,但像Edward刚刚提到的情况中,独立性难以确定,因此才需要规定任期。我们常常听到人们评价某位长期董事很有主见,不会有问题。我们承认有时的确有这样的例外,但总体而言规定任期有利无害,因为这能让董事会保持生机。

一些客户的子公司在伦敦、美国等香港以外的地区上市。它们发现,当地股东提出越来越多关于董事独立性的问题。在我们目前参与的一个项目中,海外股东询问连任10年的董事是否能被视为保持独立。可见股东确实重视这一问题,他们不仅会考察子公司的董事,还会进一步考察整个集团的董事会。我认为这有助于改变企业的态度。如果股东经常提出这些问题,企业最终自然会明白,规定任期也许不是法律的硬性要求,但却是优秀公司治理的一部分。据我观察,香港地区的情况便是如此,我想这同样适用于大中华区的企业。”

ES: “我认为公司治理就像一段旅程,而香港已经走了很长一段路。我们并不想妖魔化香港商界那些成功的董事长兼CEO。我们仅仅想确保能对管理层进行强有力的独立监督。这项任务可以交给一名德高望重的董事,由这位董事对包括董事长兼CEO在内的所有高管问责。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希望能有这样的董事,而不是以前那些任由董事长和前董事长/CEO自行其是的人。”

我们再来谈谈董事会评估。董事会评估是否正在全球范围内被视为一项良善治理实践?


ES: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反省的人生不值得度过’。我认为所有董事会都应不时停下来反思自身效率和工作方式。这是优秀公司治理的一部分。我们在英国有一项规定,要求董事会每年接受审评,每三年外部独立方需参加审评。

重点概述

  • 投资者要求、监管环境和股权结构不同,有效治 理的内涵也不尽相同;
  • 虽然公司治理没有万能药,但有关有效治理基本 原则的全球共识正在形成;
  • 这些基本原则包括需要真正独立的董事、着眼长 期规划及倾向于将董事长和CEO的职位分开。

我认为并不存在所谓完美的公司治理,但是有些 共同主题——如透明化和独立性——是各地投资 者的一致追求。
史宾沙董事 区妙馨

我认为董事会秘书在评估过程中能发挥重要作用。我们董事会的秘书对董事进行年度察。董事会评估流程非常严格,包括相互评价的环节。我认为这种做法不错,便于董事长综合各位董事在彼此眼中的表现给出反馈。这一过程也包括对董事长工作的评价,所以我也接受同事的评价。

当然,我们在英国的董事会设有高级独立董事,这位董事和董事会秘书共同组织董事会评估。我认为这是很好的公司实践,目前在欧洲大陆和英国都很流行。此外,我们看到外部协助的董事会评估在美国也逐渐增多。”

你认为为什么董事会评估——或至少是正式的评估流程——在香港仍然较为罕见?


区:“我们强烈建议董事会进行评估。自香港交易所在《企业管治守则》中将其列为建议最佳常规后,董事会评估在香港也逐渐增多。我们2015年的董事会年度指数报告显示,21%的恒生综合大型股指数(HSLI)公司都进行董事会评估。虽然其中仅有8%的公司寻求外部协助,但正如Edward刚刚所说,香港的董事会仍处于发展历程中,进行内部评估就是迈出的第一步,以便对董事会进行‘体检’。

许多公司未寻求外部协助的最大原因是成本。对此我们认为,这项成本相对较低,而且也是对董事会的投资——既然已经评估了管理层,为何不去评估董事会?

我认为另一个原因是企业不愿外界参与内部事务。对于企业所有者/创立者出任董事长的企业而言,这种观念尤为常见。寻求外部协助的通常是所有权更为多元化的公司,且一般由独立非执行董事(INED)推动。这些董事在他们出任的其他董事会中看到这一做法的益处,并大力加以倡导。所以我认为这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董事会秘书和INED共同推动的方向。公司只需投入较低的成本,便可获得有关董事会健康状况的大量数据。”

刚刚谈到关键治理原则有趋同的迹象,你们认为这一趋势最终将引导我们走向何处?如果20年后我们再谈到相同的话题,如今的最佳实践到那时是否已普及?


区:“我认为并不存在所谓完美的公司治理,但是有些共同主题——如透明化和独立性——是各地投资者的一致追求。”

ES: “我认为我们应从另一个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我们应考察资本的来源及资本所有者对治理的要求。养老基金等大型机构股东会对公司运营提出自己的期望和汇报要求,而主权财富基金和私募股权所有者又有不同的要求。中国国有企业的资本来源不同,面对的期望自然也有差异。因此我认为未来会出现多种公司治理并存,具体治理实践应视资本提供方的要求而定。举例而言,不论在何处投资,美国养老基金总是希望治模式花哨一些,而其他投资者也许更青睐简化的治理模式。治理模式的多样恰如各国国情的不同。某种程度上说,宪法和政治环境取决于国民的意愿。我认为目前没有一种万能的治理方法,未来20年也不会出现。”

能否谈谈董事会秘书?作为董事会的顾问和公司治理的当家人,董事会秘书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你们怎样看待董事会秘书的职务变化?未来又将如何转变?


ES: “我认为转变将持续下去,董事会秘书将不再限于行政和后台职务,而是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司事务,与CEO和董事长组成三人领导小组,协助董事会做出最佳决策。这就需要与所有董事更广泛地交流合作,尤其是加强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之间的沟通和联络。董事会秘书一职对董事会的顺利运作至关重要,要求任职者具备非常特殊的技能。董事会秘书需要行事谨慎、机敏、判断力强,而且要非常正直,因为只有为人正直才能赢得信任。

董事会秘书是一个容易引人非议的职位,因为虽然他们的工资由公司发放,但工作主要和董事长对接。这就要求任职者道德高尚、品行端正。此外,董事会秘书是公司的万事通,是公司持续发展的见证人。董事和董事长时有更迭,董事会秘书却可以长期任职。”

区:“我认为,香港恒生指数公司的优秀董事会秘书往往具备以下特质:正如Edward所说,他们与董事长相互信赖、机敏又处事谨慎、对公司了如指掌、情商很高。香港特许秘书公会(HKICS)在秘书栽培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HKICS能培养下一代的软技能,进而充分发挥秘书这一职位的潜能。”

能否进一步谈谈董事会秘书如何支持董事会的工作,尤其是如何协助董事会做出最佳决策?正如两位所说,这项任务可能比较棘手,需要巧妙地运用策略和人际技能。


ES: “如今董事们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这也是理所应当的),他们希望能更多地参与到公司事务中。目前有些大型公司(比如壳牌公司)已经设立了董事会办公室,负责安排新董事入职,为董事提供所需信息,在他们深入考察某一问题时提供额外数据。

我认为这一做法将会普及。在董事长的支持下,董事会秘书需确保每位董事最大限度地做出贡献。当然,董事会秘书所能做的只是提供信息,而非诱导董事达成既定共识。这点非常关键,因为只有根据事实和严密的数据进行有意义的讨论,才能做出明智的决策。如果某位董事尚未完全了解情况,我们的董事会秘书便会委婉地提问:‘需要再给你一些相关资料吗?’

董事长在推动议程时,需要走一步想三步,精力受到极大地牵扯,难免忽视董事会的暗流涌动。此时,如果有位独立观察员负责跟踪董事会动态,将大大减轻董事长的负担。董事会秘书不妨悄悄告诉董事长有人对现状不满或有人心存误会,董事长便可与相关董事在休息时间私下交流。这些都是非常敏感的问题,所以董事会秘书需要我们刚刚谈到的高情商和娴熟的人际技能。此外,董事会秘书应当与人为善,为人谦和,毕竟谁也不希望董事会秘书以“董事长自居”。

董事会秘书应该向董事长还是CEO负责?


ES: “当然是董事长。董事会秘书的工资虽然由CEO发放,但还是听命于董事长。”

关于董事会秘书职能的洞见

受访者与香港乃至全球各地的董事会秘书保持着密 切关系。他们对董事会秘书的本质有如下看法:

  • 董事会秘书对董事会的顺利运作而言至关重要;
  • 董事会秘书为董事提供信息的职责十分关键,因 为只有基于事实进行有意义的辩论,才能做出明 智的决策;
  • 董事会秘书需与所有董事广泛交流合作,尤其是 加强执行董事和非执行董事间的重要联络;
  • 董事会秘书通常熟知机构经验,在董事更换时可 确保组织的连续性;
  • 董事会秘书应为人正直,这样才能获得信任;
  • 若想成为一流的公司董事,任职者不仅应了解必 要的专业知识,而且需具备精湛的“软技能”;
  • 软技能包括:审慎、判断力强、情商高,以及人际 能力突出。具备上述技能,便可有效协助董事长 掌握董事会的最新动态。

[董事会秘书如今]更加积极地参与公司事务,与 CEO和董事长组成三人领导小组,协助董事会做出 最佳决策。
史宾沙董事长Edward Speed

最后一个问题。整合性报告要求企业着眼于六大资本,包括自然资本和社会资本。你们认为就中长期而言,企业应对自身业绩及社会环境影响的方式是否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世界发展的走向?


ES: “人们希望所有董事会都能综合考虑各种问题。我们需要思考公司业务对特定社区的影响。公司是否参与气候变化行动,是否合理利用资源?是否对整个社会做出贡献?所以我们不仅要为股东带来经济回报,也应对经营所在地的相关社区做出更大的贡献。

南非不久前发布了《King委员会第四版公司治理报告》(King IV Report on Corporate Governance),着重强调整合性报告和可持续发展。这为我们树立了榜样。目前英国也有一种政治主张,要求公司履行广义的社会契约义务,审视董事会在性别和种族构成方面的社会表征、薪酬结构是否合理,以及董事会能否代表更多的利益相关方。”

你们认为企业在上述领域的妥善处理是否将成为一种经营许可?


ES: “是的。我认为应从正反两个角度考虑。社会契约一方面会成为企业的经营许可,但另一方面也能带来商业价值。如果观察联合利华这样的公司,你会发现此类公司在可持续性方面的投入不仅对吸引高素质人才大有帮助,而且提升了公司声誉,促进公司与政府、合作伙伴及所在社区的合作。”

区:“妥善处理上述领域,是董事会秘书为董事会和董事长创造价值的又一途径。董事长常常过于专注公司业务,难免忽视一些我们谈到的治理趋势。优秀的董事会秘书能持续跟进这些趋势,不时向董事长汇报最新动态,从而改善董事会的运作。”

持续关注董事会治理:《史宾沙年度董事会指数》报告

《史宾沙年度董事会指数》报告帮助董事会秘书了解最新的董事会治理最佳实践。 该系列报告在全球20多个司法辖区发布,包括香港、新加坡、印度和日本等亚洲地 区。董事会指数为治理专业人士就董事会治理的关键问题提供可靠数据,包括董事 会组成、架构和董事薪酬方面的主要趋势。此外,报告还提供全球比较图表,对比 史宾沙数据来源国的治理实践。除数据分析外,指数报告也发布有关前沿热点问 题的文章,例如《史宾沙2015年香港董事会年度指数》刊文探讨了企业文化和董事 会多元化。

《史宾沙2015年香港董事会年度指数》详情请访问www.spencerstuart.cn

***

Edward Speed与区妙馨接受CSj编
辑Kieran Colvert的采访